查看原文
其他

龚刚 | 意象与意境该如何英译?


【作者简介】

龚刚,浙江杭州人,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,清华大学哲学系伦理学博士后,纽约大学(NYU)国际高等研究中心访问学者,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学术总监、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,扬州大学访问讲座教授 (Guest Chair Professor),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客座教授,澳门比较文学学会会长,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委(2019-2023),《澳门人文学刊》主编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编委,在法国DESCLEE DE BROUWER出版社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、社科文献出版社丶浙江大学出版社、作家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《钱锺书与文艺的西潮》《现代性伦理叙事研究》《文艺学与古典文学论稿》与《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》(联合主编)《乘兴集》《七剑诗选》等著作、诗文集,在《文学评论》《外国文学评论》《外国文学研究》《中国比较文学》《中华文史论丛》《伦理学研究》《文学跨学科研究》(A&HCI收录)、《人文中国学报》(香港)与《钱锺书诗文丛说》(台湾)等学刊或论文集发表诸多论文,多篇论文、译文被《新华文摘》《社会科学文摘》《读者》等转载,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、伦理叙事学、比较诗学研究。

龚刚 教授

意象与意境该如何英译?

本文节录于《“美在意象”说的误区及意象意境的英译》,原载《太原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2年第6期。




意象是意之象,也即融入主观情思的物象,在此意义上,它可以是象外之象。它不是卦象,不是形象,不是机械的物象,不是柏拉图现象世界的现象。立象尽言,读者自悟,是直觉之悟,是大美而不言。对西方学界以至国际学界介绍意象美学时,首先需要考虑一下把意象译成英文外国读者是否理解。


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译 “意象” 为 “concept-image”,是一个很好的参考,表明了他对意象的理解。如果参照 “意向性结构” 的英文 “structure of intentionality ”,“意象”可以译为 “image of intentionality” 。这种译法主要是为了让外国读者能明白,同时区隔于西方诗学中已有概念。此外,根据英文中的常用表达,如“a mental picture or idea that forms in a reader's or listener's mind from the words that they read or hear”,“意象” 还有一个简单译法,即  “mental picture” ,意指精神图像或思想图像。



而参照英国近代诗人、评论家马修·阿诺德对 “伟大” 的界定 ,即 “Greatness is a spiritual condition worthy to excite love , interest , and admiration. ”,“境界”可译为  “spiritual condition”。美国汉学家刘若愚把 “境界” 翻译成 “world”,失之简单化,容易产生理解上的混淆。而参照阿诺德的说法把境界译为 “spiritual condition”,更能反映 “境界” 这一概念的精神性内涵 。


“意境” 作为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以至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,更应有既能准确反映其本意又便于西方读者理解的英译。事实上,“意境” 一词可以借用法国哲学家布尔迪厄“场域”(field)的概念,将其阐释为审美场域或诗性场域,因此可以译为 “poetic field”。欣赏一首诗的意境,即是在诗人所构造的审美场域中,读者被召唤入场,感其意绪及无言之美。而我们说此诗“有意境”,即是说,此诗营造了予人美感以至哲性启悟之场域。



当前学界,主张创造本土理论话语成了一种影响颇大的思潮,有的学者力倡中国生命美学,有的学者着力建构中国意象美学,都体现了理论创新意识。在意象美学研究领域,以现象学拓展古典意象美学,进而建构新意象美学的尝试,已取得了相当成绩。


必须强调的是,意象美学其实已经存在,当代学者着力建构的是新意象美学,如 “美在意象” 论、“美是意象” 论。两者均体现出会通中西以拓展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特点。其实,中国古典美学与哲学已有强大阐释力,且自成谱系,生生不息。中西比较 的用处在于令互相看得更清楚,也有助于中西基础概念的厘清。从意象美学的比较研究及译介而言,把中国古典意象美学整理好,原封不动介绍给西方,并让他们读懂,贡献也很大。而为了让西人读懂,就有必要借西学(如现象学等)以格义,例如参照阿诺德、布尔迪厄、胡塞尔等西方文论家、哲学家的概念及表述重译“意象” “意境” “境界” 等中国意象美学的核心范畴。比较文学、比较哲学的源初功能就在这里。
文内配图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说明 
1. 本文推送时未加注释,引用时可参考原文。2. 本文经授权推送,未经授权不得转推。
往期文章回顾

申丹 | “隐性进程”与双重叙事动力

彭青龙 | 论跨文化传播人才的核心素养

李保杰丨泛美政治经济视域下美国奇卡诺移民小说中的成长叙事

曾艳兵 | 从“地洞”到“洞喻”

刘建军 | “To be or not to be” 的困境与破解——兼论当下外国文学批评的方法论问题

杨金才 | “英国社会与文化”课程思政教学探讨

翟乃海 | “所有诗人都是犹太人” ——论耶鲁批评家的犹太诗学

金雯 | 书写 “真实内心” 的悖论——重释西方现代小说的兴起

陈靓 | 从阿诺德·克鲁帕特的世界主义到戴尔·海姆斯的民族志诗学 ——论美国本土族裔性的语言核心与转换策略
郭英剑 | 对取消英语主科的主张,咱就别引经据典据理力争了,说点常识好吗?

高继海 |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电影改编 —— 以《理查二世》和《理查三世》为例欢迎关注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